同样是婚礼随份子,有些是红包,有些是写账,这是怎么回事?
这只是一种习惯而已,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基本还是喜欢包红包了。但是很多地方还是还存在交钱写张的,毕竟随份子钱就是一个相互交换的过程,我所知道的就是你家随多少礼,以后我家也就回多少礼,自己家富裕一点的就添一点随礼。所以交钱写帐更直观一点,包红包晚上主人家也一样要拆了记账的。
一地一风俗,十风九不同。
一、承袭于传统。凡参加婚礼的,不分亲疏远近,入席之前都要随份子(礼金)。过去,这随份子的情况分两种:一种是“恭喜”。早期酒炮礼对齐全,后来只注重于酒炮和份子钱。属于底亲、好友才这样,礼情较重;另一种是“行情”。普通人一般只上份子钱,不带酒炮之类。恭喜与行情,大有区别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:就是给主家“凑体面”、长精神。
二、便于“礼尚往来”。凡婚礼场所都设有专门的“礼房”,有接管物质的,有接收份子钱的,也有负责记账的,互相监督,分工明确。来客随到随接待,礼薄上的钱物记得清清楚楚,分毫不差,甚至于连一挂鞭炮也不忽略。俗话说,“先是人情后是债,提起人情把锅卖。”为什么这样,就是便于以后给人家还“情”。
红包只在近些年来才时兴,只盛行于部分婚礼场中,可以说是时代新风。
红包有红包的好处:
如果非要与文化联系起来的话,倒是可以说:中国从很久很久以前到现在,都有去别人家参加婚宴等宴席的时候“随份子”的传统。
只不过以前随物比较多。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手中的票子不再那么紧张,随物又不知道随啥(人家什么都不缺),于是慢慢地演变为直接点钱了。中国文化有些避讳送钱,于是起个名字叫“随份子”。
我小时候,上世纪八十年代,赴宴还是随身背几斤麦子了事。
就像问题中提到的,“随份子”也有不同的形式。
在中国文化中,红色自古就代表着喜庆。红红火火,红彤彤……,这些词一出来就会让人感到开心。
红包也不例外。
沈阳城区近些年是这样,有的礼账和红包都会准备,敬酒时给红包都会写上自己的名字,要不然就白随了,农村还有写礼帐的习俗。看电视剧里面,比如说民国时候办事情,送东西送钱都会有人喊出来,某某送什么什么,也算是财力的较量。无论怎样,最后谁随了多少钱也都会做个统计的。另一个原因,以前婚事都是父母操办,随礼也是给父母的,但现在同学同事多了,很多是直接对应结婚的人,要是还写礼账会让同学同事弄不清到底给谁,但红包好处理,直接给新郎新娘或者给父母。
一般是随礼者要求写账才会写账的,因为婚礼场上的人那么多,写礼簿的人认不出谁是随礼的,谁不是,只能随礼者主动要求去写账他们才会写账。
即便是知道,他也不会主动要求你去写账的,因为主随客便。
写账一般会比较正规一些,方便主家后续差账,回礼,如果是图方便,微信转账,主家统计不便,而且还容易被忘记。
还有一种情况,比如几个关系都差不多的一起去随礼,而你与主家的关系更好,你想多随点,这时就可以不写账,写进了账被会其他同伴看到,会产生比较心理,对彼此的关系维持都是不好的。当然也可以账面上写的跟其他同伴一样,私下里再给主家包个红包。
总之,写账不写账,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决定,而且要写主家能认得的名字,比如主家认识家人,就写家人的名字。